Coursera Learning how to learn Review

去年在Coursera上了"Learning how to learn”之後獲益良多,並且陸續在不同地方看到相同的概念,認為這麼多人都說一樣的話,大方向可能就是這樣子沒錯。事隔約半年,今天在前端技術社群看見又有人討論,遂想再度回顧一下,讓自己重溫當時節錄的重點。
(此為Coursera的免費課程,課程內容淺顯易懂,推推。)

1.好的睡眠品質很重要,可以refresh大腦。
(重質不重量,睡眠週期一次是以90分鐘為一循環。我在努力嘗試每天規律睡7.5小時中,但好難XD。)

2.練習切換不同模式:大腦有兩種思考模式:專注(focused)與發散(diffuse)。利用反覆切換這兩種模式來加深腦神經元的連結,使學習的東西更加內化。這跟番茄鐘工作法的概念不謀而合:專心工作25分鐘(focused),休息5分鐘(diffuse)。當你覺得卡住了的時候,或許只是需要讓自己轉換模式!暫時離開當下讓你卡住的事情,等下次再回來時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想法。(不光是學習,感覺可以應用在好多事情上,失戀的時候、跟家人朋友同事不合或吵架的時候、打電動一直卡關的時後⋯⋯)

3.當時間管理大師(不是某藝人那種):提前寫好當週跟當日該做的事,避免掉慌亂與焦慮的感覺。

4.注重過程(process)而非成果(product):過度關注結果會使焦慮感提升,拆解成容易達成的小步驟並且在這些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即使最後不如預期,但會發現自己依舊前進了不少。並且會比待在原地擁有更多選擇。

5.有效率的學習!Barbara Oakley 教授在課程中介紹‘Recall’這個方法,在學習或是閱讀的時候常常會做的動作是把教材或是書看過去,當下覺得好像有看懂了,但是事後卻不曉得自己學了或是讀了什麼,透過不斷的Recall取代念完一個段落後的Review,能夠更有效的融會貫通。

以前當學生都是在拼死拼活唸書,看了這門課才發現,用對方法學習能夠較不費心力並且達到與在學時期相同甚至更好的結果。最近在讀《原子習慣》,作者寫到我們應該是要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並且去設計出符合人性的環境而不只是單純的考驗、壓榨意志力。也讓我想到這門課:了解大腦怎麼運作並且善加利用,可能真的會比埋頭苦幹走的更長更遠。

目前還在消化在這門課學到的內容,希望能夠真的有效率的學習。也期許大家都能夠一起讓自己擁有更多選擇。

--

--

JW's Programming & Life blog

You don’t have to be great to start but you have to start to be great.